2015优秀毕业生:冉劲松
点击数:次 总张数:1张 编辑:佚名

1 张,当前第 1上一张 | 下一张 幻灯播放
2015优秀毕业生:冉劲松
冉劲松
1 / 1
大家好,我叫冉劲松,是艺术传媒学院2011级动画专业的学生。我目前就职于重庆三峡都市报社,担任新媒体编辑助理一职。《三峡都市报》由原《万州日报》演变而来,已有56年的建报历史,是三峡库区影响最大、受众最广、知名度最高的唯一主流纸质媒体,《三峡都市报》隶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同时也是万州区委机关报,其中在开县、云阳、奉节、忠县、梁平、巫山、巫溪、城口以及湖北利川均有记者站。报纸日发行量已经超过12万份。

上海的第一份工作

但谁也不知道,这并不是我第一个工作,还记得去年11月,我怀揣着年轻人的那份倔强与不甘,告别了母校,一路东行,到达了长江的入海口——上海。当我坐在候机室时,心情特别复杂,一方面是我将要去面对一个陌生而又恐怖的城市,一方面我知道这将是新的开始,如同狂风暴雨般洗涤身心。

大城市机会多,在刚去上海的一周内,我总共面试了7家公司,最后我决定在上海科倍集团担任创意部摄影师一职。在接到面试通知的那天,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第一就是主动,主动乐观的与面试官交流沟通,这样可以尽可能的让面试官给予我更多的时间来展示自己,从而更加了解我的优点,了解我为人处世的态度,甚至还有自己的工作能力等等。第二就是礼貌,这也是上海人最看重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他们也把礼貌等同与尊重他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一个懂得礼貌对待他人的人才有可能在工作上有所作为,所以这也是我获得这次工作机会的一个法宝。第三就是对参加面试的企业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我在面试前通过互联网查询了很多关于这家企业的信息,了解到很多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也碰巧在面试时,有一位面试官问到我“对我们企业的一个企业文化以及企业背景你有多少了解”这样的问题。

在上海工作的三个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时,我就在想,如果没有在校期间的学生干部以及专业比赛的经历,我未必能够在面试时让面试官眼前一亮。这些经历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着我的工作能力,更在学习生活中扩大了我的人际圈子,这也是我的主管领导最看重员工的两大能力——工作能力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临近年末,一方是远在他乡却又万分牵挂的父母,另一方又是自己辛苦得来的转正机会,在二者面前,我思考很久,上海的繁华与前卫的确让我大开眼界,我也慢慢喜欢上这个城市。但最终,出于家庭的考虑,我还是决定离职,回到重庆,再次求职。

担任编辑记者的体会

回到重庆后,凭借着在上海的工作经验以及领导对我的好评,我非常顺利地得到在《三峡都市报》报社工作的机会。在这里工作的这段时间,我的心得体会是:

第一、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编辑记者不难,难的是做好编辑记者。在报社工作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在极其无助的情况下才来找我们寻求帮助。很多事情,比如说包工头厂拖欠工资、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老百姓也许要花费很长时间可能都无法解决的事情,编辑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很多时候我发现,为老百姓说话很有可能会得罪一些利益群体,但是,记者是个需要爱心的工作,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让老百姓说好才算好。

第二、做好编辑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尤其是机动记者。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

第三、工作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工作中,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四、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十分全面的知识,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

这个社会真的要求我们年轻人必须具备一系列的能力,而且要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你每天面对枯燥的工作时就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其实,在锻炼学生一定的工作能力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方面,学校早已经帮助我们构建起来了,那就是我校的完满教育,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学习和不断的总结经验,有目的有方向的通过学校的一些学生活动弥补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在专业方面,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面更加的完善和丰富,相信大家将来都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工作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相关图集